闱姓,是利用科举考试来进行赌博的一种方式赌钱游戏,与科举考试有密切的关系。
道光未年创始于广东,至光绪末年蔓延于邻省广西。
相传是山紫村机房中的人们最初借此以为“斗彩”,用闱场考试士子中式的姓,以猜中多寡为输赢,故称“闱姓”(亦称“卜榜花”)。
其始以文武乡试榜中小姓为赌,赌注不过百钱左右,后逐渐开局收票。
其后闱姓且自乡试推广至于会试以及学政的岁考、科考。
5b0988e595225.cdn.sohucs/images/20181101/6b2f7baf605d4af392c5d88859d1e3d1.jpeg width=600
赌的方法,是在考试以前由票局定出猜买条例,规定周、区、胡、马、麦等百余姓为“小姓”,猜买的人必须在其中选择,方为有效;其陈、李、黄、何、张等若干姓、应试人数较多,差不多每榜都有中者,这种姓不许投买,称为“大姓”,亦称“限姓”。
凡“限姓”、“小姓”均事先公布,并载明于票簿的前边。
于乡试、岁考、科考之前,随意在小姓中选择二十个姓投买为一票,票值分半元、一元、数元以至十元若干等。
买一元者,合足一元的一千票为一簿;数元、十元分簿的方法仿此类推。
嗜赌者以为用一可以博数百倍的高利,争趋入市。
有些赌徒一次投买数十百票,称为“围彩”。
如以十姓为基础(名曰“过底”),只更动共余十姓,反复围买,觉得可操左券,但却往往归于失败。
而且事实上中彩的或然率只有百分之三,彩金又仅拨出百分之六十,其明被剥削之数已为百分之四十。
每值试年,闱姓票赌,为数不下千数百万元,是以获利者只不过是当时赌商与坐收赌税的统治阶级而已。
5b0988e595225.cdn.sohucs/images/20181101/fe35249e9d90474eae8779e27d921b92.jpeg width=600
闱姓赌博的特点在于:(一)它是利用科举考试来进行的。
科举在清代人民心目中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这样就给这种赌博方式蒙上了一层外衣,使人容易发生一种错觉,就是闱姓和一般的赌博例如牌九、掷骰等不同,要比较“高雅”得多。
这样就吸引了不少中、上层人士参加。
(二)这种赌博不是用一般赌具来进行,开彩的依据又是官方的“金榜”,因此容易使人认为彩金的分配是公平合理的,不像其它赌博容易作弊和容易上当。
(三)选择姓氏以及认定票值有相当的自由,熟悉试子情况的人,还可以加以试探性的估计(如估针某姓一考生一定可中等),表面上不完全是盲目的方式,容易引起人们不正当的兴趣。
(四)这种彩票式的赌博,不受名额、金额的限制,可以吸收广大的群众参加。
也正是因为这种赌博对人们的心理有蒙蔽作用,而方式方法又比较灵活,易吸引人,因此得到迅速的兴盛。
由于闱姓是利用科举考试进行的,参加考试的人和考试的结果直接影响投买者的利益,赌徒们为了控制考试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贿赂考官取录一些僻姓而又不当取的人(买这种姓的人当然很少)。
一种是从考生方面着手,使应取者落第,不应取者反而高中,使一般投买者落空,造成自己得彩的机会。
赌徒往往以人数稀少的姓名为过底,因为闱姓的输赢,只在一、二姓的得失、如果能设法控制、就可以稳操胜算。
若是选择几个稀姓无文名的考生而为一般人所不买的,从中作弊,以此过底而连买数十票,进行投机取巧。
至于乡试、会试,其防范较岁试、科试为严密。
闱姓赌商虽不敢公然作弊,但他們仍遍布爪牙,搜罗士子书院试艺、窗课文章,多方比较,并探其身家行动如何,广通声气,以达成其操纵科举的活动。
其势力之大,迥非寻常的赌博可比。
对于这个打法秘籍来说,广大的小伙伴们如果能学会,小编真心觉得你们在打这款麻将类游戏的时候赢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对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真的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