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美国读书多年网上赌钱网站,学的是金融数学,我不是一个赌徒。
一是打任性牌,任性就是不加约束、放任自己的性子,他们打牌的时候,经常表白:“打麻将,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图个自由,图个好玩,图个痛快!”这类自视脱俗、纵情放浪、无拘无束的表现,在麻将高手眼里是一种头脑简单、过于单纯的“麻将幼稚病”,因为任何一种娱乐,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规则,违背这些规律和规则,就必然失去自由,也永远图不到“好玩”和“痛快”,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必然是四处碰壁输得一塌糊涂,这又怎么能享受到打麻将的愉悦呢?
如果从对家开门拿牌,那么万字就有可能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家手中,这样他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所剩牌墙中的“筒子”、“条子”来做牌,和牌也就比较容易。
但是家中有人(我的舅佬)在过年的时候输钱躲债,全家人才知道他赌博的事实。他在澳门豪赌,本来拿来回周转资金链的钱全部吞进,结果落得这个下场。
大家都知道成本的概念,做凡事都有成本,无论是赌博还是做生意。
赌博中的成本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赌资,本钱呗。
正是因为如此,所有人会固然的认为,赌场上的盈亏,无非就是赢得钱能否覆盖你的赌资。
或者,输得钱能否被你的赌资覆盖。
现在我来告诉你一个会让你觉得诧异,但是科学的理论,其实,你每赢得一万当中,赌场其实偷偷的从中抽了至少百分之90!
你肯定以为我乱说,赢的钱已经实实在在的放到了我的口袋里,怎么还会被赌场偷偷抽成呢?因为大家只在意你手上的赌本,而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很在意,也是决定生死的一个隐形成本:机会成本。
我解释一下,用一个实际的例子: 你每每进入赌场,或者网赌,亦或机房,入座,下注,上分,比如说你的赌本是1000,你要去搏一个1赔三,就是3000,概率是二分之一(当然只是假设),然后你面临的选择就是,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你最后拥有4000,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你血本无归。
然而,那天你运气大好,一把就中,3000乖乖入账。
你这时候得以忘形,以为自己拿1000赢了3000,而且成本也还在。
其实,用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在你下注的一刹那,你的经济系统立即产生了两笔成本:1000,你的赌本,和百分之五十可能输得这个隐形成本,3000乘以百分之五十,其实,你的总成本是:1000+1500=2500,你最后赢了,得到了4000,其实你最后赚的钱是:4000-2500=1500. 那个承担风险的钱,便是你的机会成本。
说到这里,你可能以为我在危言耸听:但是,4000的钱实实在在我已经拿到了,怎么会只赚了1500呢?答案就是:赌场里输钱的人帮你承担了。
而你每次输钱,只不过是在帮别人承担机会成本罢了。
现在我们计算下,一个赌局,你下10万,有百分之10的机会打到150万,这个概率依然诱人,但是算入机会成本,150*百分之90的输钱几率,你最后只赢15万,再减去10万的赌本,其实你最后只赢5万。
现在请大家集体回忆,自己赢的最多的时候是几个:一个?五个?十个?五十个?再按照你的经验或者赌场固有概率(比如21点的概率就是49-51左右), 回头算算,那一次你到底赚了多少钱?算好你会发现,可能你以为发财的那一次,其实只进了区区几万几千甚至更少罢了。
赌场就是靠这个隐形成本赚钱。
因为十个赢钱的人,反赌率至少95%以上,除非你真是路过撒钱的然后上学去的。
大家可能吗?
赌博是一种病理性特征,和烟瘾一样,在90年代末期已经有它的临床根据。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每每经过赌场机房或者打开网赌网站,心里甚至生理会产生极具难忍难受的反应。
我建议赌瘾严重的人,不要强忍,没用而且难受,应该去做心理咨询。
当然,万事前,先还债,要戒赌,先坦白,再还债,再治病,少上网,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