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澳门赌场里的大陆玩家们
墙上的巨大的轮盘又一次伴随着哗啦啦的响声开始转动,在一群专注而紧张手握各种筹码的人中,46岁的区曼华面无表情,轻轻的扬手、下挥,让大家重新进行押注,让后又一次的哗然声中重复着同一样的动作,淡定的进行桌面筹码的杀进和赔出,犹如一部机器一般。这就是澳门赌场里面的一个缩影。 不时有人递过来一张或几张千元大钞,区曼华熟练地将它们压进钱箱,快速为对方兑成筹码,一旁的赌台主任则在电脑上点下记录。也有人拍桌离去,临走时骂几句不堪入耳的内地方言,对这些区曼华也始终不露声色———身为赌场的荷官,没有表情才是他们最职业的表情。 这是象征澳门赌业持续繁荣的新葡京娱乐常围在大转盘下的人群,只占据了这幢奢豪而庞大的建筑物内的一角,在飞转的轮盘之外,“21点”扑克、百家乐、押大小等赌桌前也是人头攒动,时而爆发出一阵阵声浪,与远处角子机不时吐出的大把大把硬币的滚落声奏成交响。 时间已近凌晨4点,不舍昼夜的赌场依旧灯火通明、宛若集市,到处可见大嗓门,带着跟班,嘴角咬着中国香烟的亢奋赌客。“来这里赌的,大多数都是从内地过来的。”在赌场做了10年荷官的区曼华,对内地赌客有特殊的“嗅觉”———“嗓门大,烟瘾大,脾气大,赌性大”,这是她为内地客贴的“四大”标签。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对内地客的反感,相反她深知,正是这些操着不同地方口音,在输钱后会跳起来骂娘或拍桌子的客人,支撑起澳门赌场今天的繁荣。更何况,区曼华本人也来自中山,是澳门的第一代移民。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只有12岁的区曼华和弟弟被父母用船载入澳门,上岸后父亲做了建筑工人,母亲在餐馆给人帮工。直到澳门回归前的1996年,澳门政府为滞留7年以上的移民办理澳门籍,一家人才得以解决身份问题。 2002年澳门赌权开放后,36岁的区曼华被招进位于氹仔岛的新世纪娱乐场,成为一名荷官。6年后,澳门赌王何鸿燊旗下的新葡京娱乐场落成开业,区曼华又改换门庭至今。从某种意义上讲,区曼华的赌场10年,正是澳门从赌权开放到赌业变局的10年。 “赌场越来越多,越来越气派和豪华,从内地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区曼华回忆身边的变化,“我记得80年代初我们全家刚来澳门的时候,走在大街上很难碰到几个讲普通话的,现在不仅(赌场的)客人大多是内地的,满大街的餐馆、商店、酒店,很多打工的甚至老板都是内地人,到处都讲普通话,到处都用人民币。” 她的这些感受,在如今的澳门街头也是触目可及。10年来,随着澳门赌牌一生三,三生六,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这座城市已建起29座赌场,体量超过美国拉斯韦加斯的10倍,而且圈地仍在进行,在半岛和离岛的各个地方,一幢幢极具赌城气质的建筑还在兴建,而它们的底气来自操着各种口音横冲直撞的内地客。 如今,无论走在岛内热闹的新马路街区、议事厅前庭、大三巴脚下,还是在隔岸氹仔、路环等较偏静街区,随处可见操着东北、江浙、福建等口音的内地人,街边黄金、手表、燕窝等奢侈品商店门前,也都无一例外地挂着醒目标牌:欢迎使用人民币、刷内地银联卡特平…… 每天都会有大批从珠海口岸到澳门的内里有游客,他们就像被关禁已久的野马一样,冲出关卡,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大小巴士以及貌美如花的赌场迎宾小姐,他们会将这些内地的客人接往各个赌场,据统计,。在2011年中,进入澳门的旅客有2800万人,其中内地人超过一半,人数达到了1600万人次。这相当于澳门常住人口的30倍。 |
版权说明
本文标题:带你认识澳门赌场里的大陆玩家们
1、《带你认识澳门赌场里的大陆玩家们》一文由本站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投乐园网站不承担责任。